【特別企劃】 全部文章

律師告訴你:狗狗出去玩被咬傷怎麼辦?

大家的寶貝狗狗是不是聽到「關鍵字」就興奮不已、狂衝猛跳呢?
「走走」?「散步」?「出去玩」?

狗狗都最喜歡出去散步了!聞東聞西、交朋友,真是「狗生一大樂事」!
不過要開心出去玩,總要對可能突如其來的狀況有所防範。

無論是馬路、小巷裡的車子,草叢裡潛伏的危險。以及最容易發生的:與其他狗狗打架受傷。
發生了怎麼辦?具備法律知識,才能真正保護自己與狗狗喔!

我們特別邀請到專業律師,為我們講解溜狗要注意的法律責任:

有沒有牽繩?重要判斷依據!

一般來說,牽繩能阻止狗狗發生意外。無論是遭受傷害、或是傷害其他狗狗或人。
發生法律糾紛時,牽繩同時也是重要判斷依據。

例如:溜狗時,狗狗被一隻沒有繫牽繩的狗狗咬傷,大家都很容易判斷,對方主人應負起責任。
沒有繫牽繩的狗狗,咬傷繫了牽繩的狗狗。

然而,如果情況相反呢? 反而是,繫了牽繩的狗狗,咬傷沒有繫牽繩的狗狗?
責任貌似是咬傷對方的狗狗,但是被咬傷的狗狗並沒有繫牽繩?那又該怎麼判斷責任呢?

提問人:『阿宏牽自家的法鬥去散步時,他的法鬥咬傷了另外一隻沒有綁牽繩的吉娃娃。請問這樣的話,責任會在哪一方呢?』

律師回答:『法律上對於飼主,對自己的寵物,在出入公共場合的時候,其實應該要盡相當的管束注意義務。』

『如動物保護法第7條:飼主應防止其所飼養動物無故侵害他人之生命、身體、自由或財產。』

『動物保護法第20條:寵物出入公共場所或公眾得出入之場所,應由七歲以上之人伴同。 具攻擊性之寵物出入公共場所或公眾得出入之場所,應由成年人伴同,並 採取適當防護措施。 前項具攻擊性之寵物及其所該採取之防護措施,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。』

『寵物牽繩,其實在法院的實務上面,他就是一個很重要的判斷要素。就是說,如果你有牽繩,那你的這個寵物是可以在你的管束範圍,是可以譬如說拉動牠,或是你可以控制牠的一些行為,那這時候,可能就比較傾向會判斷說,飼主確實是有盡到一定的注意責任。』

飼主應要盡保護管束的責任,而牽繩就是法律實務上的重要依據!

「管束義務」要怎麼做?

律師提到的,寵物不應無故傷害他人,並應有七歲以上陪同(具攻擊性寵物則要有成年陪同)進出公共場合。且具有牽繩。
在提問人的情境裡面,阿宏是有帶牽繩的,但仍咬傷了其他狗狗,這又應該怎麼判斷呢?

律師說到:『在法官去判斷整個情境裡面,飼主是不是有盡到注意義務的情境當中呢,其實是會去確認很多的因素來進行判斷,不只單就有沒有牽繩這一點。』

『比方說,如果阿宏的法鬥是你可以輕易地抱起來,把牠帶離現場的。那這時候在寵物之間,彼此發生衝突的時候,單純牽繩就不會是唯一的判斷要素。他會看說,你有沒有把寵物抱離現場,有沒有好好安撫寵物的情緒。』

『另外一隻沒有牽繩的吉娃娃,他的飼主是不是有立刻地把他的吉娃娃抱離現場。那在這個綜合的情況判斷說,如果飼主已經盡一切的可能,去避免兩隻寵物發生衝突。』

『但是,還是發生了寵物咬傷的情況,那也許,飼主這邊就不需要負損害賠償責任。但是如果說在綜合情況判斷裡面,還是認為說,飼主沒有做立即的處理,那當阿宏的法鬥,咬傷另外一隻吉娃娃的時候,很有可能,這個阿宏就要依照民法190條的規定,就是要負動物佔有人的損害賠償責任。』

具備法律知識,保護自己也保護狗狗!

原來,雖然牽繩是重要的判斷依據,然而當下有沒有即刻阻止、抱離,事後有沒有安撫,也是很重要的!

學到以後,帶狗狗出門遊玩輕鬆自在,留意重點,跑跳嬉戲也好安心!

Views: 229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