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的狗狗、貓咪總是帶著不知名的傷口?
有點皮屑?稍微脫毛?黃黃的液體?皮膚泛紅?
遇到傷口,別再用形容詞了!!
身為主人,毛小孩身上的傷口種類你不得不知!
特別獸醫講堂:
專業獸醫師教你如何分辨毛孩身上的傷口種類!

台灣隨處可見的惡夢:黴菌
在台灣這個潮濕的地方,黴菌問題幾乎是隨處可見。
不只食物、牆壁、人類,有黴菌問題。
毛孩也非常容易受到黴菌的威脅。
對狗狗、貓咪來說,黴菌最常感染的位置為:毛囊細胞。
毛囊細胞,也就是生長毛髮的地方。
毛囊受到黴菌感染,導致受傷、死亡後,
會大範圍、塊狀型脫毛。同時伴隨著皮屑結痂。
若不加緊治療,感染範圍擴大,脫毛的情況也會跟著擴大!

顧名思義的傷口狀況:濕疹
濕疹,最常出現的型態即是顧名思義的「濕」。
其濕濕黏黏的狀態,其實是傷口受傷感染後所分泌的組織液。
伴隨著發臭、濃液附著。
會造成濕疹的原因,
常為細菌性感染。
生化戰爭:細菌性毛囊炎
細菌性毛囊炎,
因受感染的是毛囊,
外觀是一顆一顆的圓形突起物。
看起來很像許多「青春痘」,
伴隨著黃綠色的膿液。
像是「生化戰爭」十分嚇人。
事實上,
細菌性毛囊炎的確是「戰爭」。
其中的組織液,
是身體免疫細胞與細菌作戰過後的死亡產物。

狗狗常見的傷口:咬傷
「咬傷」,
容易出現在狗狗的身上。
在公園、路上溜狗,「一言不合」難免發生衝突。
狗狗咬傷的傷口,
非常容易辨認。
狗狗的咬合構造,
最長的牙齒為上下各四顆犬齒。
通常傷口會呈現「2」或「4」個較深、出血的孔洞。

明顯外傷:撕裂傷
撕裂傷在外觀上非常明顯,
通常為淺而寬的傷口。
有時候咬傷加上搏鬥拉扯,
可能會變成更嚴重的撕裂傷。
撕裂傷呈現不規則傷口,
通常連帶著環境,沾染到泥土砂石。
嚴重的撕裂傷甚至看得到肌肉層。
確認傷口種類,馬上送醫!
專業獸醫師初步講解常見傷口種類,
毛爸媽的你,是否學到了呢?
毛孩有傷口問題,千萬別拖。
充分了解傷口種類,
前往獸醫院前,
可以致電讓醫生有所準備!
大幅減少時間成本。
有完整的毛孩知識,
意外發生時,才能臨危不亂!

Views: 1250